文化生活
读《北上》有感
作者:实验室:王国强发布时间:[2021-04-20]点击量:


      过年假期读了一本书叫《北上》,翻开后很快就被书中的历史与现实,机缘和必然的剧情所吸引,一鼓作气读完。本书内容非常丰富,气势恢宏,线条众多,需要体会的东西很多,在此对本人所体会到的几点写一些读后感。


      先介绍下大概情节。故事发生在1901年,当时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前赴后继,北方民间对外国人充满敌意。此时,小波罗(意大利人)以追寻马可波罗的足记,热爱大运河为名,带着谢平遥(翻译),邵长来(厨师兼随从),孙过程(保镖)等人,从南向北考察体验,目的地是运河终点--北京,途中遭遇绑架,受伤最终死于败血病。另一条线是小波罗的弟弟(马得福),因真正把马可波罗当作偶像,且非常热爱大运河而参军来到中国,由于对侵略罪行的不齿,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如玉的喜欢而逃离侵略队伍,最终机缘巧合和如玉走到一起,并且最终为了心爱的人复仇而死在了日本侵略者的枪下。


      大运河与这几个人,几个家族的发展紧紧相连,谢平遥世代以书香文化传家,邵长来家族世代跑船,孙过程从最初的仇恨所有洋人,后来改变观念,最后每代人中都有做摄影绘画的艺术家,而周一家族则后代每个人都要学习掌握流利的意大利语。通篇作者都是在穿插叙事,但是通过不同家族命运的转变,不同人物行为的研究,言行的表述,能体会到作者对大运河的情感和要表达的一些内容。


      首先是作者对于保护大运河的呼吁。过去小波罗和马德生在河上生活游览时的河水是清澈的,运河上行穿的人家吃的水直接从河里取,但现在水已经不能直接喝了,有味了,捕鱼也变得困难很多,邵秉义对这一切都感到无奈。一些河段变得水位下降甚至干涸,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此的心痛。大运河需要在官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去保护,官方需要通过科学规划,完善保护大运河的法律法规,同时也要进行广泛宣传,使群众提高保护意识,使全民参与全民监督。既要保护运河水质水量,也要保护运河相关的文物,因为文物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,民族的文化。


      大运河已经融入了我们民族的生活、文化、思想、经济、社会中,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。自从隋朝运河开通,它就是中华大地上南北物资调配的主干道,大运河滋养了许多的城市,许多的乡村,许多的文人雅士和贩夫走卒,河面上有歌舞,有号子,有炊烟,运河上的景象是生活也是许多人的追梦的脚步。近些年随着更快运载量更高的铁路高铁等陆路运输业的发展,河运也已经大不如前了,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,很多人来到大运河是为了休闲,为了体验文化,为了体验生活的慢。运河让足不出城的人打开了眼界,让有理想者有一条可以探索世界的道路。


      对大运河的重视和保护顺应了群众的情感,提升着大众的幸福感。运河沿岸世世代代生活的民众对运河有着很深的感情,运河的兴旺、衰落,河水的充沛、干涸都影响着很多人的生计,也影响着很多人对美好生活的体验。运河沿岸文化旅游,运河文物,运河文化的保护有助于充实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,运河文化的传播更是对我们国民自豪感的有效提升。


      京杭大运河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条生命河,到今天虽然物资运输的任务历史任务已经减弱,但作为美好生活和文化载体的一部分,大运河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在此要感谢《北上》作者徐则臣,让千万读者能切身感受到大运河所承载的那份厚重与沧桑,希望运河越来越好!


上一篇:那段日子,留下的不只是记忆      下一篇:内蒙古总队开展绿色健康生活反对铺张浪费行动倡议书